特尔:我很喜欢科比;凯恩帮了我很多,前几天还聊天了
2025-10-20
当地时间10月19日,《队报》表示,在坎波斯与恩里克推动下,大巴黎引进法国本土球员,并要求外援学习法语,开始向“法国化”转变。
2013年12月1日,在对阵里昂的比赛中(巴黎圣日耳曼4-0获胜),巴黎圣日耳曼历史上第一次派出了一支完全由外籍球员组成的首发阵容。此后,他们又多次这样做,最后一次是在2023年4月15日对阵朗斯(3-1)的比赛中。
不过,那场比赛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过去两年中,巴黎圣日耳曼明显转向了“法国化”的路线。而在上周五对斯特拉斯堡以及10月5日对里尔的比赛中,巴黎的首发阵容中有七名法国球员。相比之下,斯特拉斯堡的首发阵中,只有伊斯梅尔-杜库雷一名具有法国会籍的球员。
当然,如果所有主力都能上场,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在巴黎圣日耳曼的基础阵容中,法国球员仅占三个位置:门将舍瓦利耶(取代了多纳鲁马)、登贝莱和杜埃。
长期以来,巴黎圣日耳曼主席纳赛尔以及俱乐部都在“象征性地”展示法国元素:曾有本-阿尔法,有姆巴佩,有教练加尔蒂埃——但这些个别案例只是掩盖现实的手段:在21世纪的足球世界中,法国身份在巴黎几乎被稀释殆尽,就像其他欧洲豪门中的国家身份一样逐渐模糊。
然而在巴黎,外界对俱乐部的批评始终层层叠叠:既有对俱乐部被卡塔尔控制的不满,也有对其资本结构、政治决策层与体育管理层全都外国化的质疑。
巴黎上一次派出全法籍首发阵容,还要追溯到2001年1月13日,在对阵圣埃蒂安的比赛中(巴黎0-1落败)。
当然,巴黎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俱乐部。相反,真正开创先例的是切尔西——1999年12月26日对阵南安普顿时,切尔西成为欧洲首支派出十一名外籍球员首发的豪门球队。
不过,巴黎最近的“法国化”转向,在欧洲顶级俱乐部中确实显得独树一帜。
体育顾问路易斯-坎波斯与主教练路易斯-恩里克首先在引援层面体现了这种转变。随后,在9月份坎波斯接受RMC Sport采访时谈到用舍瓦利耶取代多纳鲁马时表示:“只要有机会让巴黎圣日耳曼变得更法国化,我们就会这么做。如果法国本土有优秀球员,且他符合俱乐部与教练的要求,我们就会努力签下他。”
两天后,在PSG新训练中心的发布会上,恩里克也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我们与坎波斯的目标之一,就是让俱乐部重新找回一点身份认同。”
当然,恩里克几乎在同一次发言中也作出了平衡性的补充:“每当你看到一名身穿巴黎圣日耳曼球衣的球员时,他就是巴黎人——无论他出生在哪里。”
但恩里克确实有意强化这种身份意识。他在坎波斯年轻化引援的基础上,又大力提拔青训球员,同时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开始用法语发言。他解释说:“我真心认为更衣室使用哪种语言并不重要。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法国球员也该学习别的语言。但巴黎圣日耳曼是一家法国俱乐部,所以学习我工作所在国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激励。”
有人说,巴黎圣日耳曼并没有真正让卡塔尔的资金在法甲联赛中循环?但从目前阵容看,俱乐部的资金确实开始回流进法国市场:他们从里昂买来了巴尔科拉,从里尔买来了舍瓦利耶,从雷恩引进了杜埃。
从国外球队,他们引入了卢卡斯-埃尔南德斯,并让登贝莱回归法甲。
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让巴黎摆脱所有的指责和质疑——包括人们认为巴黎更像是一个全球品牌,而非法国俱乐部。
比如,他们常常冷落没有转播权的法国媒体,是法甲中唯一一家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从不让球员露面的俱乐部。
但无论外界如何评论,最终还是球场表现最重要——尤其当你是一支欧洲冠军球队时。